基本信息
cas:62-44-2
中文名称:非那西丁
中文别名:菲那西汀;非那西汀;
英文名称:phenacetin
英文别名:Achrocidin;Acetphenetidin;Contradouleur;p-Acetophenetidide;Codempiral;p-ethoxyacetanilide;Acetophenetin;N-(4-ethoxyphenyl)acetamide;Phenacetin;Acetophenetidin;Acetamide, N-(4-ethoxyphenyl)-;4'-ethoxyacetanilide;Acetophenetidine;
分子式:C10H13NO2
分子量:179.21600
精确质量:179.09500
PSA:38.33000
LOGP:2.11670
物化性质
外观与性状:白色结晶粉末
密度:1.099 g/cm3
沸点:132 °C / 4mmHg
熔点:133-136 °C(lit.)
折射率:1.505 (20ºC)
水溶解性:0.076 g/100 mL
稳定性:Stable. Incompatible with strong oxidizing agents, strong acids.
储存条件:库房通风低温干燥,与还原剂、食品添加剂分开存放
安全信息
RTECS号:AM4375000
安全说明:S53-S45
危险类别码:R22; R45
WGK Germany:3
海关编码:2924291000
危险品标志:T
生产方法及用途
生产方法
(1)由对氨基苯乙醚经乙酰化而得。将苯、乙酐和对氨基苯乙醚的混合物,在油浴上加热共沸4h,反应完毕后冷却反应物,即析出非那汀,经过滤,冷苯洗涤,干燥即得,产量为理论量的86%。 (2)由乙酰氨基苯酚与乙醇钠作用而得:先将对乙酰胺基苯酚加于乙醇钠中,再缓缓加入碘乙烷,加热回流1h,冷却,过滤,所得粗品溶于乙醇中,过滤,滤液用热水稀释,再经冷却,过滤,干燥,而得成品,产量为理论量的80%。第一个方法也可不用苯作溶剂,而用乙酸代替,工艺过程如下。将40%的稀乙酸加热至沸,投入对氨基苯乙醚,蒸去水,待温度升到150℃时加入冰醋酸,回流1h,继续蒸,待温度升至150℃以上,取样测定游离氨基苯乙醚,根据残余的氨基苯乙醚量加入乙酐,回流反应0.5h,检查终点,合格后减压,回收乙酸至氨基含量在0.046以下,含酸0.2%以下,将反应液压入热精制母液中,搅拌降温至40℃,过滤,得非那西汀粗品。精制,非那西汀粗品加沸水或精制母液,加热搅拌溶解,过滤,滤液用酸调节至pH=4.5-4.7,加入活性炭及硫代硫酸钠搅拌脱色,过滤,滤液冷却结晶,甩滤,气流干燥,得非那西汀。

用途

解热镇痛药,用于治疗发热头痛,神经痛等.解热作用强于镇痛作用。药效强度与阿斯匹林相当,作用徐缓而持久,毒性较低。研究表明:本品及其代谢产物扑热息痛均有解热作用。因为用酶抑制剂使非那西丁不能转化为扑热息痛时,仍可表现出明显的解热作用。故给线品后出现的解热作用不仅仅由其活性产物扑热息痛所产生。非那西丁的轻度镇痛作用,一般能维持3-4小时;与水杨酸类合用的协同作用,使镇痛效果增强。临床上主要用于小动物的解热镇痛。本品也是APC片剂的组分之一。
毒性
毒性类型/接触途径 测试类型 测试物种 剂量/时间 毒性作用
急性毒性 (未报告) LDLo - 公布的最低致命剂量 人 - 男性 74 mg/kg 1、除致死量外无其他报道
急性毒性 (口服) LD50 - 致命剂量,杀死50% 啮齿动物 - 大鼠 3600 mg/kg 1、除致死量外无其他报道
急性毒性 (腹腔) LD50 - 致命剂量,杀死50% 啮齿动物 - 大鼠 634 mg/kg 1、除致死量外无其他报道
加载中...